可靠性試驗是為了提高或確認產品、裝置及零件的可靠性進行的試驗的總稱。
汽車及其零部件是要求高質量體系管理的產品。質量保證和可靠性是為同一目的而發展起來的可以說可靠性已經成為現代質量保證的核心。
可靠性試驗的目的:
1)為研制新產品、發現其弱點以改進設計;
2)為確認產品和零件的設計任務書;
3)為接受產品和保證產品質量;
4)為審查制造工藝的好壞等可靠性試驗時,必須考慮工作條件亦即加載方法、環境條件及試驗時間三個因素。
可靠性試驗是根據產品研制、生產的各個階段的不同目的來制訂它的試驗方法和內容。對可靠性試驗的分類也有不同的方法。按試驗性質分類,可靠性試驗可分為:壽命試驗、臨界試驗、環境試驗和使用試驗等。
1)壽命試驗:
壽命試驗一般采用臺架試驗和試驗場試驗。為了縮短試驗周期,一般都采用加速壽命試驗。在試驗室里進行的臺架加速壽命試驗,由于試驗條件穩定,容易獲得良好的試驗結果。臺架壽命試驗中又有破壞性試驗和非破壞性試驗之分。破壞性試驗就是在規定條件下投入一定數量的樣品進行壽命試驗,記錄有關樣品發生失效的時間。這些失效時間就是統計分析壽命的基礎。非破壞性試驗一般是對小子樣、價格高的重要零部件進行的可靠性試驗,一般采用定時截尾試驗。
2)臨界試驗
汽車在使用過程中,一些零部件會遇到最大應力,為保證其安全,故也應進行試驗。為進一步找到作為安全零件的弱點,進行強制性破壞試驗,施以破壞性應力,以保證實際使用中發生最大應力時具有的充分強度。例如急轉彎、緊急制動、快速起步等,在通常使用狀態下似乎是非??量潭话阏J為是實際使用中可能發生的,因而用它來確認可靠性試驗。
3)環境試驗汽車作為國際商品,輸出地點不斷擴大。所以它要進行國內環境條件所沒有的使用試驗,如,鹽害、耐溫度、耐腐蝕試驗等。
市場上存放汽車的環境條件經常變化,所以如何掌握并制訂措施以保證汽車及零部件的可靠性,也是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務“。